在我國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相對簡單,小學生面臨的學校壓力也不是很大。但仍然會有部分小學生猶豫各種各樣的原因從而出現厭學的情緒。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小學生厭學原因,希望看后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小學生厭學原因
(一)家庭因素
過分溺愛或放任自流。獨生子女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多,由于物質條件十分豐裕,致使獨生子女在家養成所謂的“公主病”。父輩的物質給予,祖輩的精神關愛使小學生在家沒有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,造成想學就學,不想學就不學的惡性學習心理。
(二)學生自身因素
(1)學習能力不足。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,并非是真的厭學,也不是懶惰、智力低下,而是存在著學習方面的嚴重落后,影響了學習的成效,具體來說就是學習能力不足。許多學生花費大量精力來做練習,卻事與愿違,成績總得不到提高。
(2)無明確的學習計劃。多數學生存在著對學習的“三天打魚,兩天曬網”的學習狀態,沒有一個科學性的學習計劃,不會對科目進行統籌安排,學習起來顧此失彼,對知識死記硬背,對課程內容不會抓住重點、難點,不會靈活運用、舉一反三、融會貫通。
(三)學校因素
教師的“唯分論”。盡管素質教育早已提倡多年,但分數的“指揮棒”還是無形中影響著教師,片面地追求分數,一味地追求優秀率和升學率,只重視學生成績好壞,而不注重學生德、智、體、美、勞全面發展。
看了上述導致小學生厭學原因,各位是否也對小學生厭學有了一定了解了呢?作為家長,我們平時要多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,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。這樣可避免或減少孩子厭學問題的發生。
|